“綠水青山”如何變成“金山銀山”?近兩年,生態環境導向的開發(Eco-environment Oriented Development,以下簡稱EOD)備受矚目。
2024年,生態環境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中國人民銀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等四部門聯合印發了《生態環境導向的開發(EOD)項目實施導則(試行)》(以下簡稱《實施導則》)?!秾嵤t》提出項目實施、評估監督等各環節的具體要求,指導EOD項目規范實施。
生態環保投入需求加大,僅靠財政資金難持續
EOD模式是以生態環境治理提升關聯產業經營收益,以產業增值收益反哺生態環境治理投入,實現生態環境治理外部經濟性內部化的創新性項目組織實施方式,是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有效路徑,是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項目實踐。
為什么要推進EOD模式?生態環境部科技與財務司副司長逯元堂稱,當前,生態環境治理重大項目的實施面臨兩個方面的主要問題。
一方面,隨著污染防治攻堅戰持續深入,對生態環境治理的資金需求越來越大,但缺乏資金來源和渠道,總體投入不足。生態環境治理項目大多具有較強的公益性特征,污水、垃圾、危廢處置等具有收費機制的領域非常少,絕大部分領域和項目還是以政府投資為主,僅依靠財政資金投入將難以持續,多元參與的市場化機制尚不健全。
同時,生態環境治理的外部經濟性非常強,治理效益難以內部化,生態環境治理與產業開發割裂,環境效益難以轉化為經濟收益。例如,河道水質改善后,周邊環境質量提升,會對商業開發、生態旅游、生態農業等有明顯的價值釋放和提升作用。這個價值增量就是生態環境治理的外部經濟性。亟須找到一種把生態環境治理效益和生態產品價值內部化的方式。
2020年9月,生態環境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開發銀行聯合印發《關于推薦生態環境導向的開發模式試點項目的通知》,開啟了EOD模式試點工作。
良好生態本身蘊含著無窮的經濟價值,能夠源源不斷地創造綜合效益。EOD模式就是把生態環境治理和生態農業、文旅康養等產業深度融合實施,讓市場化主體把這些產業未來的收益提前投入到生態環境治理中去,然后通過后期的產業價值增值,把治理成本收回來。
日照水庫“綠水青山”變“金山銀山”
自2021年4月和2022年4月生態環境部聯合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開發銀行同意實施兩批94個EOD試點項目以來,EOD項目廣受社會關注,取得了積極進展。安徽、福建、江蘇、山東、浙江、湖北、廣西等省份相繼開展省級EOD試點,紛紛出臺創新政策。目前,山東日照水庫、重慶廣陽島、上海金山、湖北遺愛湖等項目已初見成效。
山東日照水庫是市民生活用水主要水源地,由于流域農業面源污染、上游來水影響,造成水庫水生態系統功能受損,水質不能實現穩定達標。2021年,日照水庫流域生態保護與產業發展(EOD)項目實施。
項目打造生態環境與生態農業、漁業、旅游等融合發展的特色生態產業區,以特色產業增值收益反哺生態環境治理,實現項目層面自平衡,預計減少政府投入近5億元。
日照市水務集團是項目的實施主體,項目實施了三莊河、陳疃河、銓元河濕地修復工程,提升了水體自身凈化功能;實施入庫河口垃圾攔截裝置建設項目;實施環湖綠島和隔離欄建設工程,強化水源地保護和水源涵養。通過項目實施,區域環境質量有效改善,區域土地每年源頭減少農藥使用量34噸、化肥使用量8500噸。庫區高污染企業零準入,生活污水零直排,農藥化肥零入庫。
項目還將流域生態環境保護與產業發展深度融合,采用“六不用”生態有機種植模式(即不使用農藥、化肥、除草劑、地膜、人工合成激素與轉基因種子),培育有機產業5000畝、精品蘋果1萬畝。通過生態化、品牌化賦能,產品價值大幅提升。榛子、蘋果、茶葉、鳙魚等產品獲得國家有機認證,鳙魚單價由每斤5元提升至38元,且供不應求。有機綠茶單價由每斤150元提升至600元……日照水庫項目逐步走出了一條生態和生財有機結合的新路子,實現了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的轉化。
從嚴把控,穩妥推進EOD項目入庫和實施
不過,隨著各地方需求的增加和社會高度關注,各方面對EOD模式的理解不到位,存在項目內容和投資盲目擴大、政策把握不精準、項目質量不高、項目落地難等問題。
此次發布的《實施導則》明確了實施流程,建立EOD項目從謀劃、實施到評估的全過程管理流程,指導地方開展EOD項目。同時明確實施要點,提出項目謀劃、方案設計、主體確定、項目實施、評估監督等各環節的具體要求,指導EOD項目規范實施。
EOD模式具有明確的特征標準和嚴格的適用條件。
一是生態為基,要識別實施緊迫性強、生態環境效益高的公益性生態環境問題,并確保項目實施后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并持續向好。生態環境治理內容包括對生態環境保護目標支撐作用大、實施必要性強、工作基礎好、生態環境效益顯著的公益性生態環境治理內容。這意味著,環境治理在企業自身的責任范圍之內的項目,不能作為EOD項目實施。
另外,生態環境治理與產業開發之間須密切關聯。在產業關聯性上,要選擇關聯性強、發展空間大、環境污染小、市場預期好、項目收益佳、反哺能力強的特色優勢產業,相關產業包括生態農業、林下經濟、經濟作物種植、生態旅游、醫療康養等生態環境依賴型產業,數字經濟、潔凈醫藥、精密儀器等生態環境敏感型產業等。生態環境改善能夠有效提升關聯產業開發品質和價值,兩者相互促進、彼此受益。
三是增值反哺,項目平衡。EOD項目通過關聯產業增值收益平衡生態環境治理投入,在項目層面實現產業發展增值反哺生態環境治理,不依靠政府資金投入即可達到項目資金自平衡。
最后是市場運作,一體實施。按照“誰保護、誰受益”和“自主決策、自負盈虧”的原則,生態環境治理與關聯產業開發作為整體項目由一個市場主體一體化實施,投資和收益主體一致。
試點期間,以推進項目落地、總結實施經驗、健全管理制度為重點,強化項目質量,不追求項目數量和規模,嚴格落實EOD項目實施要求。對各地開展數量進行嚴格控制。近期,生態環境部將從嚴把控,穩妥推進EOD項目入庫和實施。
EOD項目規劃、設計、產業導入、部委對接 +V:JingTouHui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