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南京公布了2024年度文旅消費數據,該市去年接待旅游人次和旅游總收入按可比口徑分別增長15%、10%,其中接待入境過夜游客人次同比增長63%,這一顯著增長反映了南京文旅產業深度融合帶來的積極效應。
不僅是南京,我國文旅市場也展現出充足的活力與韌性,2024年,國內出游人次56.15億,同比增長14.8%;國內游客出游總花費5.75萬億元,同比增長17.1%,文旅產業已成為拉動消費、提振內需的重要引擎。
也要看到,各地文旅市場呈現出“冷熱不均”現象,有的景區一票難求,有的景區則門可羅雀。這反映出一些地區文旅產業融合還不夠深入,對文化內涵挖掘不足,文旅產品創新乏力,降低了其吸引力。
眼下,人民群眾對文化和旅游消費的需求不斷升級,文旅消費正從“流量時代”進入“場景時代”。越來越多的游客從“走馬觀花”轉向“沉浸其中”,更加重視旅游產品蘊含的文化價值、審美價值及其帶來的情緒共鳴,這些變化促使文化和旅游產業必須緊跟時代潮流,實現深度融合與創新發展。
首先,深入挖掘和有效利用歷史文化資源,為文旅深度融合提供堅實支撐。各地都有特色文化資源,文旅部門需深入挖掘區域古建筑、古村落、傳統工藝等歷史文化資源,在堅持保護優先、合理開發的前提下,緊跟時代潮流和市場需求,探索新的發展模式和產品形態,將地方特色歷史文化資源嵌入旅游產業鏈,用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提升文旅產品品質及吸引力,讓歷史文脈在文旅融合中煥發新生。
其次,借助新技術為培育文旅深度融合新業態賦能。在當今科技迅速發展的時代,科技創新成為各地推動文旅深度融合的關鍵一招,應加速推進文旅產業信息化建設步伐,圍繞“場景+”“技術+”等多元化方向,探索引入虛擬現實(VR)、增強現實(AR)、3D影像等科技手段,對傳統旅游產品實施創新性改造與升級,不斷創新旅游方式,為游客提供沉浸式、體驗式旅游產品,滿足個性化、差異化旅游需求。
同時,各地還要以尊重客觀規律為基礎,推動文旅深度融合發展。既要著眼長遠,更應因地制宜、因景制宜、因時制宜,力戒盲目追求規模、面面俱到的“形象工程”“政績工程”。可立足本地資源特色,精心打磨品質與細節,著力打造與自身發展實際相契合、市場定位更精準的“小而美、精而專”的文旅新產品與新業態,為游客提供更優質的文旅體驗。
“全民國防教育基地”規劃、設計、投資,咨詢+V:JingTouHui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