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中國時尚行業是單純的消費升級還是朝高端化前行?中產及富裕群體繼續擴大會帶來哪些時尚消費的變化?
波士頓咨詢公司(BCG)日前發布的最新報告《中國時尚行業下一個十年:高端化是否還能持續》(以下簡稱《報告》)給出了自己的一個判斷:高端化將依舊是中國時尚行業的長期趨勢,但新一個十年的高端化不再是單純的消費升級,而是多個市場驅動力的復合結果,在“量穩質升”的宏觀環境下,持續的高端化趨勢將推動中國時尚行業加速整合;隨著中國經濟及人口結構演變的兩大特點,中產及富裕群體繼續擴大,未來時尚市場的價格帶結構將呈現復合型趨勢。
《報告》分析指出,21世紀以來中國時尚行業的發展主要經歷了三個階段,分別是第一個十年(2000—2010)的“時尚認知啟蒙期”、第二個十年(2010—2020)的“時尚消費升級期”以及2020年起新一個十年的“時尚需求深化期”。前兩個十年時尚消費分別呈現“量價齊升”和“量穩價升”的特征,下一個十年中國鞋服市場預計維持“量穩質升”趨勢,總量穩定在三萬億元的規模。
自2020年開始的新十年,中國經濟增長趨穩。隨著新興的數字化觸點不斷涌現,品牌與消費者的關系變得更加直接和緊密。
BCG董事總經理、消費者領域專項中國區負責人楊立表示:“高端化將依舊是中國時尚行業的長期趨勢。高端化的趨勢對于不同品類、不同價位段的時尚產品而言,意義不盡相同。”
《報告》研究發現,當前中國服飾消費價格帶結構呈“啞鈴型”,對比日、美和西歐市場的消費結構,中國服飾消費輕奢和中高端占比相對較低,大眾市場占比較高;且與發達市場不同的是,受傳統線下批發市場和線上低價商城的影響,中國大眾價格帶區間仍存在一部分無牌/雜牌的服裝消費,尚存在品牌化空間。從人均消費金額上看,雖然中國整體人均服飾消費僅為美、日、歐等成熟市場的三分之一到六分之一,但高凈值人群(凈資產大于100萬美元)對奢侈品的消費強度已與成熟市場比肩,不同收入人群的消費行為高度分化。
從人口收入結構來看,中國上中產及富裕人口規模增速最快,中產及新興中產人口規模基本穩定不變,準中產及以下人口緩慢減少。從人均財富水平變化來看,富裕及上中產階層的資產管理與再投資能力普遍更強,更容易實現穿越周期的財富增值,而中產階層更容易受到就業壓力增大、工資增長放緩、贍養父母及教育子女等社會壓力的影響,購買力水平受到“擠壓”。
高端化仍將持續。高凈值人群作為重奢市場核心群體,購買力將持續提升并保持強勁增長;輕奢價格帶的目標客群未來也保持穩定增長,從“入門奢品”到“時尚表達”的消費心態轉變還將吸引高收入群體認可;中高端消費方面則在“悅己”與“承壓”并存的狀態下,消費愈加“少而精”。
另一方面,大眾市場規模維持穩定,大眾價格段仍將占據大部分的市場份額,預計到2027年占比65%左右。同時,在大眾價格帶的部分品類——特別是偏基礎實用的功能性品類上——“平價化”也會加劇。消費者在維持生活方式不下降、產品品質不打折的前提下,在這些品類會追求相對質價比更高的“平替”品牌。回歸理性、追求質價比,也仍將是市場的一大趨勢。
《報告》進一步指出,相較歐美等發達市場,中國時尚市場仍高度分散,未來市場整合將加速。中國市場TOP20品牌以大眾平價品牌為主,依靠極致性價比才能“拔得頭籌”。伴隨品牌化及中產消費“少而精”,行業整合將逐漸加速。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